Tuesday, January 23, 2007
Tuesday, March 07, 2006
讀書報告與中國研究
CUS 132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
2005-06
1. 讀書報告書寫大綱
1 作品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?
2. 作品中的人物的生命歷程、背景資料与作者的觀點對于你認識現代中國的文化轉型有幫助嗎?哪方面?
3. 你認為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或書寫策略呈現她/他的書寫對象与現代中國發展歷程的關系?為什么她/他這樣寫?
4. 你對于這些呈現或分析有什么批評?
5. 讀完這本書后,你有什么感受或啟發?對于書中的人物有什么評价?
6. 你參考了哪些書目?
注意:
1. 這個大綱只供參考,你不用回答所有的問題,可以自由發揮你的所思所感,還有你的批判力。
2. 字數不少于2000字,中英文皆可。
3. 如果你引用其他參考資料,必須加上注釋,并且在文章的最后列出參考書目。
4. 提交日期為:2006年3月22日課堂上(如果沒有特別原因,遲交不接受)。
2. 中國研究大綱
1) 組員名稱
---4-5人
2) 題目
---儘量具體﹔
3) 研究對象
----研究對象可以是一個現象/活動/空間﹐如深圳讀書月或商場﹐也可以是人﹐如農民工﹑青少年或婦女等﹔
4) 研究內容
---選題涉及的具體內容是什麼﹖如讀書月﹐你要研究其運作模式﹑讀者的反應與消費情況﹖
5) 研究方法
----文本分析
----田野觀察
----訪問
6) 初步的資料/文獻閱讀
---讀了些有關你的選題的資料或文獻嗎﹖
7) 工作時間表
3. 建議題目
3.1. 九十年代末以來出現「反右書籍」熱潮的原因:以《最後的貴族》為個案
《最後的貴族》(國內書名為《往事並不如煙》)的出現,並非個別例子,自1998年開始,其實有不少「反右書籍」出現,一段五十年代的政治歷史記憶,為何會在世紀之交再一次成為出版界熱點?為何又會再次引起注意?中國的文化界以至一般讀者如何閱讀從這些書籍中閱讀出新的意義?
可以研究一下其他反右書籍與《最後的貴族》的關係,以及1998年至今,中國文化界及社會的討論及爭議,與這些書籍出現的關係。
參考資料:賀桂梅2005<第十一章>《人文學的想象力--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問題》,河南大學出版社。
3.2. 文革記憶如何在不同時代中被重新塑造:以電影《芙蓉鎮》、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、《站台》為例
文化大革命結束,距離現在已超過三十年,雖然官方已對文革定性,但是,在這三十年裡,不斷有電影以至其他媒體再次呈現這段歷史,它在當代中國的意義亦經歷幾番轉折,可以嘗試以三部不同年代的文革電影,勾劃出「文革」記憶在不同時空下的意義,從中討論當代中國的文化轉變。
參考資料:
許子東,《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──敘述文革》(台北:麥田出版,2000)
3.3. 從《冰點》事件看中國新聞出版與黨政機關的新關係
作為《中國青年報》的周刊《冰點》被停刊,引起海內外關注,之後又再次復刊,但內容亦出現了不一樣的轉變;而原編輯李大同雖被撤,但繼續向黨中央投訴,以至在海外媒體上發表批評言論;這一連串事件能讓我們看到新聞媒體在中國的新發展,以至它與政治控制之間的動態關係,。
參考資料:《明報月刊》2006年3月號
陳韜文, 朱立, 潘忠黨編,1997,《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》 香港 : 鑪峰學會。
3.4. 由城中村的興起看珠三角的城市化
從一個城中村的發展歷程(由開放改革至今),看珠三角的城市發展動力,集中分析城中村的居民職業的變化,以及居住環境及經濟的變化,從中辨認出一些推動珠三角城市化的動力(是中央政策?是外來資本?是地方幹部?是農村集體?)。
建議同學訪問一些城中村居民,了解他們個人及村的發展歷史,從而進行分析。
參考資料:黃樹民1994《林村的故事》台北:張老師。
李培林2004《村落的終結:羊城村的故事》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3.5. 從大學生學習生涯看中國的階級經驗
大學教育一 直在中國是精英式教育,只有少數人可以透過這階梯獲得階級或階層晉升,或由農村進入城市,維持著一個社會層級;近年大學教育相對普及,但是大學學費不斷增 加,它對社會層級造成甚麼影響?同學當然無法完全回答這個問題,但有不少新聞事件指出,不少出身低下階層,特別是內陸農村的學生,他們在校園裡與來自中上 階級的同學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,同學不妨可以從大學制度及大學生活的改變,探討這個問題。
參考資料
張玉林 2005<中國教育:不平等的擴張及其動力>《二十一世紀》第38期。
張路雄 <中國教育不平等之最:城鄉教育差距及解決途徑>
3.6.女性流行作家與當代中國性別關係
近年中國出現不少女性流行作家,例如衛衛與木子美,尤其突出她們的性經驗,她們的作品亦成為流行作品,它們所呈現出來的女性形象以至身份是怎樣的?與當代中國社會處境有何關係?
或者,同學也可探討一下讀者的閱讀經驗,試從他們的閱讀快感及認同,探討當代中國的性別意識及關係。
參考資料:
胡曉梅<性.謊言.木子美>
相關參考資料(持續更新)
http://modernchina.blogspot.com/2006/01/blog-post.html
Tuesday, February 28, 2006
社會分化中的農民
1. 開放改革後的農民
1.1. 不變(由土改及大躍進之後形成):
-土地集體(隊/行政村)所有
-城鄉戶口分隔
- 農村基層黨政幹部
-國家徵購糧食(九十年代中以後,國家徵購成為補貼)
1.1. 變:
-家庭承包制
-農村自由市場開放
-人民公社解體
-中國加入WTO,農產品嚴重過剩(中國農業:發展戰略與政策調整)
2. 現象一:農民離鄉又離土(內陸農村)
2.1. 帶著農民身份的工人
2.2. 農村包圍城市的動力
-現金收入的需求及差距
-城市生活的吸引力(「讓一部份人富起來」、「發展才是硬道理」)
2.3. 城市對農民的吸引力:工作機會
-沿海地區的工業化及商業化
-身份等級與階級差別
2.4. 結果之一:農村土地嚴重荒廢
2.5. 結果之二:城市中的民工社區(例子:北京的浙江村)
2.5. 結果之三:農村的城市化(小城鎮的蓬勃)
照片
紀錄片:《十畝地》
崔健<農村包圍城市>
3. 現象二:農民離土不離鄉(沿海地區)
3.1. 沿海地區農地升價
3.2. 地方幹部調動農村土地(90年代中以前的土地風潮)
3.4. 農民脫離農業進入工商業
3.5. 結果之一:農村土地嚴重消失與城鄉不分的農村
3.6. 結果之二:外地民工與本地農民的身份及階級差別
3.7. 持續而零星的農村衝突
-太石村事件
-汕尾東洲警民事件
4. 小農經濟:中國的國情還是政治問題?
4.1. 溫鐡軍
-小農經濟是中國農民的社會福利
-中央政府應該鼓勵農業發展,保護農地及農民利益(「三農問題」)
-減輕農民負擔(地方政府依賴農業稅與攤派)
-適度鼓勵自願的集體化
參考資料:溫鐵軍<WTO與財政支農>
李昌平《我向總理說實話》
4.2. 秦暉
-中國「農民」不是職業,而是身份標籤
-小農社會及經濟是政治產物(例如戶口制度,城鄉的制度分隔)
-大共同體(黨及國家)支配小共同體(農村社區)
-「農民」要爭取成為公民,成立自己的組織(農會),爭取「國民待遇」
參考資料:<歷史與現實中的中國農民>
5. 農民-農村-農業:一個暫延的現代化計劃
5.1. 八十年代中以後,改革是城市中心
5.2. 農村仍然成為政治穩定因素
-龐大基層幹部隊伍
-與城市隔離的緩衝區
-安置流動的底層民工
5.3. 跨越城鄉的農民
Monday, February 20, 2006
22/2〔歷史〕社會主義下的社會生活:大躍進與人民公社
1. 土地改革
1.1. 剷除地主階級
地主階級在解放前,是政權的(蔣介石治下的國民黨及軍閥)盟友,所以國民政府一直沒有實行徹底的土地改革,除了少部份蘇區之外,所以,中國農村一直由地主階級的鄉紳統治。
1.2. 平均分配土地
土地改革的目標是盡量平均分配土地,特別是從地主階級手上奪取土地,分給貧下中農,自1948年開始,土地改革已由北方一直向南方推廣,直至1951年左右,全中國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。
1.3. 小農經濟的確立
土地改革,使中國農村回復小農經濟,每個農戶有幾畝至十多畝,農戶的正常生計都依賴腳下的土地。按馬列主義理論,土地改革屬資產階級革命,而不屬社會主義,故此,對中國共產黨來說,確立小農經濟,只是進行日後社會主義改造的前哨。
1.4. 建立農村秩序及農村幹部隊伍
土 地改革除了是經濟改革外,也是基層政權確立過程,解放前,政權只到達鄉一級,而且人數不多,例如浙江海寧縣在1949年只有449人,只有部份人到了鄉 一級當鄉長,但50年代鄉幹部加村幹部一起,有6635人,全都是新提拔的基層幹部(張樂天 2005[1998])。
這些基層黨政幹 部,在推動重新分配土地外,也對農村中的土豪劣紳進行清洗,「依靠貧農雇農,團結中農,中立富農」;同時,幹部帶來了新的文化及新的作風, 他們跟群眾生活在一起,以群眾路線的政治及道德結合,使共產黨人成為「好人」,共產黨的政策都是「好事」,為共產黨建立了合法性。
1.5. 城鄉差別(戶口制度的確立)
在同一時間,城市的社會主義改造已在進行,大量企業國有化,城市工人成為國有企業職工,在單位制之下,工人的工資與社會福利得到保障。
解 放初期,由於城市的工資福利不錯,又有勞工的需求,所以一些農民湧入城市找工作,造成一些沒有得到安置的農民,這在不少第三世界國是常見的現象,即城市 化比工業化要快,特別是中國五十年代的工業發展以重工業為主,吸納工人不多;但中央政府為了維持城市經濟制度及秩序,維持城鄉制度分隔,於是出現戶口制 度,從此,中國人分成兩類,一為城市居民另戶口,另一為農村戶口。
1.5. 糧食徵購:以農養工
維持城鄉差別的最重要原因,是需要農民留在土地裡耕作,生產足夠糧食及副產品,供應城市職工的需要,即所謂以農養工。
附註:
梁漱溟批評城鄉差別
毛澤東1953<批評梁漱溟的反動思想>
2. 農業集體化
2.1. 理論:小農=小資產階級-->資本主義
列寧的<俄國的資本主義發展>指出,小農經濟孕育著資本主義發展的苗頭,因此,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對小農階級十分戒備,恐防出現資本主義復辟,所以,中國共產黨一直企圖對小農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,之前的解放戰爭,其實是新民主主義革命,而解放後要進行的是社會主義革命。
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向,就是農業集體化,把個別小農戶集合起來,形成集體農莊,或合作社。
2.1. 互助社-->初級社-->高級社
1953年開始,出現了互助社,大約有六戶人家組成,通常只是集體勞動,共用農具牲口。
接著,再由幾十戶組成初級社,比互助社規模更大,再進一步發展成高級社(一社有二百多戶),取消土地的私有制度,並組成更大的合作社。
2.2. 除消土地私有制度
由於合作社把農戶的私有財產公有化,貧農會較歡迎,不少中富農抗拒這種合作化,而中國共產黨原來對農業合作化採取較循序漸進的方法,但是,由於基層幹部的響應,故此,1956年左右,便很快發展了超過一百萬個高級社。
2.3. 工分:按勞分配
合作社內,農作物收入全歸公有,再按工分進行分配,工分即按每位勞動者的勞動強度,定出一個工分數,然後再按工分數分配糧油及少量金錢。從而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。
2.4. 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急進
毛澤東在1953年或以前,對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並不是那麼急進,他傾向以十年甚至以上時間進行向高級社的改造,但是,1955年左右,他便多次超越黨中央的決定,動員全國加速合作化的速度;由於他在全黨及全中國的威望,所以他的決定比黨的指令更有力。
2.5. 基層幹部的動員
對農村的改造,需要基層幹部的配合,而解放後,黨幹部深入農村,比以前任何政權都要深入,基層黨幹部希望能有政績及表現,所以都努力推動合作化;原來合作化是強調自願性質,但不少初級社及高級社都是由基層幹部強迫農民組成的。
在1956-57年裡的農業合作化,使全中國大部份農民進入了合作社之中,由於每位農民都是社員,所以便進一步取消了農村內的階級差別,但是,集體化並沒有帶來重大的經濟收益,部份原因是管理困難。
參考資料
毛澤東1956<論十大關係>
3. 大躍進(1958-1960)
3.1. 反右運動
1956 年4月,毛澤東提出「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」,到了1957年5月,又再次提出「鳴放」運動,鼓勵黨外人士提出意見批評,反官僚主義,反宗派主義,反主觀主 義,但到了城市出現反右運動(即《最後的貴族》一書的背景),這場運動主要是針對黨外或民主黨派人士,然而,反右運動漸漸蔓延至黨內,形成了言論不自由的 風氣,鮮有人敢提出跟黨,特別是毛澤東的不同的想法。
3.2. 總路線:鼓足幹勁、力爭上游、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
1958年,毛澤東提出大躍進的總路線,認為需要以群眾運動的方法,使經濟發展與社會關係同時發展,進入共產主義過渡,即使中國的經濟不發達,仍然可以進行「窮過渡」,並在幾年至十年之內,達到超英趕美。
3.3. 工業:全民大煉鋼
大躍進的其中一條路線是以鋼為綱,發動全民以土法煉鋼,充份運用中國流沛的人力資源,當時全中國出現了許多土高爐,把所有鐵器放進爐裡煉鋼,企圖以小規模勞動密集型企業來推動工業。
3.4. 農業:人民公社
農業方面,鼓吹組成規模更大的所謂「一大二公」的人民公社,規模更大(一鄉一社,二千戶一社),並以生產資料及土地公有制為主,三級管理:公社/生產大隊/生產隊,由公社進行核算、組織勞動、分配、提供日常生活服務的大機構。
一下子全國都動起來,響應人民公社運動,所有高級合作社都合併成人民公社,並出現了公共食堂等公社的制度。
3.5. 廬山會議(1959):批判彭德懷
1959年7月的廬山會議上,提出萬言書彭德懷指出,1958年的大躍進出現了浮誇風及小資產階級左傾狂熱,把許多鋼鐵及糧食產量數字誇大,太急於達成指標;然而,相關的幾名中央級的黨政幹部,被毛澤東打為右派機會主義者,甚至是反黨集團。
1959年彭德懷的萬言書沒有對大躍進造成刹車效果,但是,1960年的飢荒卻帶來非常嚴重的問題。
3.6. 1960年開始出現大飢荒
1959 年下半年,由於天災,開始出現糧食生產量減少,但徵購量在幹部的誇大產量數字下,反而增加(「浮誇風」),於是開始 出現飢荒,1960年是最慘痛的一年,在經歷過這一年的中國農民心中,留下非常巨大的烙印,糧食產量由1958年2億噸降至1959年1.7億噸,到 1960年更是1.4億噸。
1959 -1961年間,究竟餓死了多少人?數字中外不一,但肯定在一千萬以上,以六億人口在短時間內餓死了一千多萬人,已肯定是全世界史無前例的。我比較同意著 名經濟學家森(Amartya Sen)說,這麼多人死,其實與言論不自由,連中央政府對飢荒資訊都掌握不充份有關。
參考資料:
莫言2000<吃事三篇>《會唱歌的牆》
圖片
4. 人民公社
人民公社與大飢荒的關係,不是直接的,但即使是最支持中共的人也可以看到,人民公社運動並沒有緩和大飢荒,反而,人民公社的制度問題,使飢荒問題更嚴重。
4.1. 規模更大的合作社:一鄉一公社(生產大隊及生產隊)
4.2. 生產方面:
-農民->社員
-生產資料公有化
-大修水利及農業科技化
-地方工業
4.3. 分配方面:
-按勞分配(工分制)
-提供農村集體醫療、教育與福利
4.4. 管理方面:
-政社合一
-保證統銷統購糧(Mark Selden與柯志明的文章)
4.5. 消費方面:公共食堂(大鍋飯)
參考資料:權力與人性:大躍進時期的公共食堂研究
Selden, Mark 與柯志明1991<第四章:原始積累、平等與工業化>《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》台北:台社。
5. 農民、大躍進與人民公社
5.1. 生產的積極性(例如張五常)
5.2. 人民公社組織過於龐大,管理困難
5.3. 小農經濟的彈性的生計經濟(subsistence economy)
5.5. 女性解放與性別分工(郭于華<心靈的集體化>;Margery Wolf Revolution Postponed)
6. 大躍進與政治
6.1. 跟蘇聯三十年代農業集體化相比,為甚麼中國的農業集體化會如此「順利」?
6.2. 蘇聯可怕經驗:
-殺了一千萬富農,流放了大量農民到西伯利亞;
-紅軍進駐農村;
-一半牲口被殺。
6.3. Meisner的解釋:
-中國缺乏富農
-中國共產黨由農村起家
6.4. 張樂天的解釋
-共產黨在農村的文化霸權
-傳統村落共同體與生產隊的結合
-由大公社退回以隊為基礎
6.5. 秦暉的解釋:
-中國村社共同體薄弱
-中國傳統的「編戶齊民」至共產黨的基層政社合一
-浮誇風:畝產萬斤
參考資料
張樂天2005(1998)《告別理想:人民公社制度研究》上海:人民出版社。
秦暉2003<公社之謎>《傳統十論》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。
郭于華2004<心靈的集體化:陝北驥村農業合作化的女性記憶>《中國社會學》第三期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40-262。
社员都是向阳花
作词:张士燮作曲:王玉西
下載
公社是棵常青藤
社员都是藤上的瓜
瓜儿连着藤
藤儿牵着瓜
藤儿越肥瓜越甜
藤儿越壮瓜越大
公社是个红太阳
社员都是向阳花
花儿朝阳开
花朵磨盘大
不怕风吹和雨打
我们永远不离开它
公社的阳光照万家
千家万户志气大
家家爱公社
人人听党的话
幸福的种子发了芽
幸福的种子发了芽
Monday, February 13, 2006
專題:共產黨與中國社會
1. 革命政黨
1.1. 馬克思及列寧的政黨及國家學說
-共產黨與職業革命家
雖然按照馬克思(中文/英文)主義理論,社會循著一定方向前進:
原始共產主義社會->奴隸社會->封建社會->資本主義社會->社會主義/共產主義社會
但是,這個演化過程,並不是自然的,而是一個階級鬥爭的過程,需要人去推動的革命。在資本主義邁向社會主義過程中,階級矛盾激烈,但還是需要共產黨來領導及推動革命(詳情可讀<共產黨宣言>)。
俄國革命領袖列寧(中文/英文),在他的著作<國家與革命>中,進一步發展馬克思有關建黨理論,指出,革命需要職業革命家來推動,即他們不再是特定的社會階級,他們的身份及志業,便是革命。
-先鋒黨與意志論(voluntarism)
基 於各種原因,人民群眾,甚至包括無產階級,其意識經常處於落後狀態,無法自發進行革命,只實現革命,需由一群職業革命家來組成共產黨,成為社會革命的先 鋒;他們掌握了理論的武器,向革命群眾灌輸革命思想(例如掌握傳媒作宣傳、組織及煽動作用),帶領著全社會推動革命,因此,他們的地位有著超越其他階級的 地位置,激發工人階級的革命潛能。
-奪取國家機器,推動革命
這個先鋒黨不單是灌輸革命意識,而且要奪取統治階級的國家機器,因為資產階級靠著國家機器,如行政官僚及軍隊來維持資產階級統治;先鋒黨需要奪取國家機器,所以需要軍隊,進行武裝革命,這就是蘇聯的紅軍及中國的人民解放軍的最基本理論基礎。
-無產階級專政
為了革命,先鋒黨以無產階級代表的名義,可以及應該奪取國家機器,對反動力量進行專政,包括限制他們的活動,沒收所有財產化為公,對社會進行全面改造,甚至是鎮壓反革命力量。但是,至於專政到何種程度以至到何時,則成為一個爭議非常大的問題。
1.2. 毛澤東的革命理論
毛澤東基本上承襲列寧的革命政黨理論,但是,他也有不少他界定的中國特色,作為其理論根據,可見他的<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>。
-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
鴉 片戰爭以來,中國處於半殖民及半封建,外受列強欺凌,內受地主及官僚支配,因此,中國沒有進入完全的資本主義社會,資本主義發展滯後,資產階級也相當弱, 故此,雖有辛亥革命,但是資產階級革命不完全,民國是一個不完全的資產階級政權,但同時,中國已發展出各種資本主義的階級矛盾。
-資產階級革命(新民主主義革命)+社會主義革命
故此,中國共產黨有著雙重使命,一是要推動資產階級革命(建國前後,有所謂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說法),但同時,亦需要社會主義革命。
-革命主體:工農聯盟
對 經典馬克思主義與列寧皆強調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,而對農民的革命性頗為懷疑,例如列寧曾認為俄國農民的意識非常落後,不足以成為革命主題;然而,毛澤東則 認為,農民運動是革命主力,特別是在中國,因為不管資產階級還是工人階級都相對薄弱,所以,只有依靠工農合作才能革命成功。
-意志論(voluntarism)與人民
經典馬克思主義強調物質生產的改變,是社會變革的來源,列寧則認為先鋒黨的革命思想具有決定性作用,毛澤東則強調革命家與群眾的意志,能超越物質限制,加速革命,因此要讓群眾革命鬥志高昂,才能推動運動。
-群眾路線
共 產黨領導群眾,自命代表著群眾;同時,中國共產黨在江西及陝北,長期處於農民之中,靠著各根據地的農村群眾而成長,故此,黨與群眾關係很重要,黨既要時 刻領導群眾革命,但同時,黨要「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」,緊密接觸群眾,接受群眾教育(例如參與勞動),從而代表群眾。
在革命進程中, 中國共產黨發展以群眾運動為重要手段的政治,各樣政治及社會變革,都需要群眾運動來推行,不單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,是全國廣泛大規模的群 眾運動,就如黨內整風,都傾向採用群眾批鬥大會來進行,建國以後的土地改革及大躍進時代的經濟變革,都運用群眾運動來推動。
| 革命政黨 | 非革命政黨 |
核心成員 | 職業革命家 | 職業政治家或業餘者 |
目標 | 革命-奪取政權-改造社會 | 執政-推行新政策-改善社會 |
主要手段 | 武裝鬥爭 | 參選 |
與民間社會的關係 | 領導 | 爭取支持 |
與其他政黨關係 | 領導(統一戰線) | 競爭 |
參考書目:
Meisner, Maurice. 1982. "Leninism and Maoism: Some Populist Perspectives on Marxism-Leninism in China." Marxism, Maoism and Utopianism.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, 76-117.
莫里斯1991《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, 烏托邦主義》北京:中央文獻出版社。
Kolakowski, Leszek. 1978.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, Vol 1-3. Oxford: OUP.
社會主義好
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
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
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
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
共產黨辛勞為民族
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
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
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
他堅持抗戰八年多
他改善了人民生活
他建設了敵後根據地
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
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
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
2. 黨政軍一體化
2.1. 黨領導軍隊:中央軍事委員會
革命政黨要進行武裝鬥爭,因此,軍隊與黨緊密結合,在現時的中國,有一機構,稱之為中央軍事委員會,統率全國解放軍,它的成員是由黨中央決定成員,而且高度重疊,例如,胡錦濤是總書記,也兼任中央軍委主席。
2.2. 黨領導政府各級機關:中央/省/縣(市)/鄉(鎮)/村
正如剛才所言,共產黨需要奪取國家機器,所以,政治及行政工作,由黨來直接或名義上領導,各級政府機關,都有黨幹部作領導,例如中央層級中最高人物胡錦濤,兼做黨總書記及國家主席,通常只管路線方向,日常全國政務,由總理(溫家寶)負責。
而在地方級(省/市(縣)/鄉鎮/村),亦有黨部及各級書記,與行政系統平行作為領導。
4. 黨/國與社會
4.1. 全能/全體主義
-一黨專政?極權主義?
共產黨在不少反共人士眼中,屬極權主義體制,類近George Orwell的《一九八四》中的老大哥,全面監視人民的行動,而香港不少人亦批評它「一黨專政」。
黨覆蓋社會的確廣大,幾乎沒有多少空間不存在黨的陰影,有人稱之為全能主義(totalism),但是,黨是否能自上而下實行「專政」,以及作出「全面監控」,卻是個疑問,特別是在1978年開放改革之後。
-黨對全社會的滲透
有一些學者(如鄒讜)指出,黨對全社會進行滲透,嘗試主管所有大小事務,然而,它要達到社會控制,亦需要許多不同體制及手段,與社會產生互動。
4.2. 農村
-人民公社黨幹部:政治/經濟/文化/社會合一
在 人民公社或生產集體化年代,公社或生產(大)隊的確有著政治/經濟/文化/社會合一的傾向,公社由黨政幹部控制,組織社員生產,政治學習,集中分配工 分,提供飯堂膳食(即俗語的「大鍋飯」),農民對公社或生產隊有物質上的依賴,公社外別無謀生機會,從而凝聚在黨的領導下。
-農村改革(70年代末以後):黨支部與村委會合一
農 村改革,把生產權交還農戶手上,各項日常消費,都歸農戶管,而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結合,村委會即一般所說的農村集體,是一群眾組織,由村民基層選舉組 成,而黨支書或其他黨委,通常掌握著提名人選,有時黨幹部與村委成員高度重疊;雖然農業生產歸家庭所有,但由於中國農地屬集體所有,所以,黨仍透農村群眾 組織來控制村中重要的資源--土地,以及執行其他國家規定(例如計劃生育)。
參考資料:
賴堅立<中國基層政改與反腐敗>
郭正林<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: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研究>
4.3. 城市
-單位制:基層組織黨幹部
任何一單位由於直屬上級單位,所以均由上級指派人員主管,同時,大部份單位皆有黨支書記或黨委領導。
根據一些學者(如Andrew Walder)的看法,單位對人的控制,主要靠的並非恐嚇或直接控制(即非極權主義),而是利益交換及從屬網絡,他們稱之為新傳統主義(Neo-traditionalism)。
首 先是利益交換,在國企改革及機構精簡前,城市經濟的市場成分並不高,日常生活用品及服務,大部份由單位負責,所以有「單位/企業辦社會」的說法,例如住 房、子女學校等,國企改革及機構精簡後,單位規模少了,而市場經濟亦較活躍,但是,不少財政良好的單位(特別是經濟發達的政府單位),仍然負擔不少單位員 工的生活福利,例如所謂由公家機關興建廉價的單位房,賣給員工。因此,單位內的成員便因獲取日常利益而對組織依賴,因此上級黨政機關得到起碼的忠誠。
另外是從屬網絡,單位內形成了升遷提拔網絡,每一位成員都有一位或一些上級提拔,形成很強的私人關係,這種私人關係發展成對黨的忠誠。
-城市社區:居委會與黨支部書記
近 年,由於國營單位的減少,城市亦開始出現了強化街區管治的新模式,原來的城市社區有居民委員會,雖屬群眾組織,但有監視社區的功能;過去多由街道辦事處 (由區政府管轄的行政機構)管理,其居委會主任,多由街道辦委任,或由地方黨委派出支部書記兼任,選舉的普及程度有限;但近年,不少社區基層直選居委會主 任,甚至是所有委員,主任多是黨員。
參考資料:朱健剛<城市街區的權力變遷>
某學術機構的黨體系
5. 新全能/全體主義:膨脹中的黨
近年的經濟及體制改革,使中國共產黨對社會的控制減弱,農村及城市由於市場經濟出現民營企業,在農村,非農化使越來越多的農民不用依賴由黨政機關掌控的土地,在城市,單位以外的私人企業,民營企業亦大增,有削弱黨對社會的控制。
面對新的形勢,中國共產黨其中一個方法是擴大會員,九十年代初,中國約有五千萬共產黨員,現在有六千八百萬,十多年間,增加了30%;其中,大部份是受過中上等教育的知識份子,以及民營企業家,即所謂社會中的「優秀份子」,例如,現在有三分之一的民營企業家是黨員。
由 於黨員眾多,所以黨的陰影仍然存在社會每一角落,特別是佔據各級領導位置,包括企業廠長、校長、系主任、班長等,故此,有時發生甚麼官民爭議,例如上訪, 被投訴或抗議的機關人物,固然是黨員,但抗議者亦是黨員;故此,不少學者認為,中國的黨政權力結構,不是極權主義,而是全體/全能主義),黨像一幅充滿孔洞但無比巨大的網,把全中國的精英階層包裹著。
參考書目:
鄒讜2002《中國革命再闡釋》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。
魏承志2005《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》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。
Tuesday, February 07, 2006
由民族主義到共產主義
1. 共產主義運動
1.1. 國民革命失敗-五四運動(1919):李大釗及陳獨秀
中國自辛亥革命後,並沒有產生一個完整的民族國家,對內方面,長江以北的北洋政府,陷入軍閥割據的情況,這是由於清末出現的眾多地方武裝力量,並沒有在辛亥革命中被整合在一個中央政權之中;對外方面,中國仍然延續清末以來列強瓜分的狀況,在國際舞台上,中國是一個弱國。
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在巴黎和談(或凡爾賽和約)裡,戰敗國德國原佔領的膠州灣(即今日山東半島),並沒有歸還中國,而是轉給日本,這個消息傳回中國,便引起了五四運動,學生提出「外抗強權,內除國賊」的口號,學生示威、罷課,市民亦響應罷市,這是狹義的五四運動。
同 時,作為廣義的五四運動,便是新文化運動,涉及的不單是集體抗議,還包括思潮及文化運動,例如批判傳統中國文化,以及白話文運動等;而後來不少共產主義 者活躍的刊物《新青年》,便是在這個時候誕生了,而共產黨早期的領袖,包括李大釗及陳獨秀,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大旗手。
1.2. 俄國革命(1917)與馬列共產主義思想
五 四運動之前,俄國出現了共產主義革命,使馬克思主義及列寧主義引起中國人的興趣,共產主義思想本來是發靭於西歐工業國,而馬克思對共產主義運動的期盼, 亦是在西歐這些先進工業國,想不到,工業較落後的俄國,卻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/共產主義國家,這對其他非西方國家有很大鼓舞,特別是靠近蘇聯的中國。
當時,共產主義思潮,開始在新文化運動裡的傳遞,例如《新青年》裡有介紹共產主義、列寧主義、托洛茨基主義的思想。
1.3. 1921,共產主義小組-->共產黨
五四運動前後,開始有人研習共產主義,亦有人開始接觸共產國際,但仍以青年小組形式進行,到了1921年,一些知識份子在上海籌組共產黨,人數亦只是六十人不到,例如今天,你仍可以在上海看到一大會址。
故此,共產黨的成立初期,只是一個知識份子為主的團體,並沒有多少群眾組織。
1.4. 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結合
然而,共產黨的成立背景,多少決定了它往後的性質。
首先,民族主義色彩非常濃厚,因為當時面對的民族壓迫,要比馬克思主義所強調的階級矛盾還要突出。而共產主義之所以吸引,在初期很大程度上是給予知識分子一個民族獨立革命的想像,特別是在辛亥革命失敗,第一次國民革命失敗後,另一個革命期盼。
1.5. 兩種解釋:
-理想主義(例子:瞿秋白<多餘的話>)及激進主義(林毓生《中國意識的危機》)及「救亡壓倒啟蒙」(李澤厚《中國現代思想史》、李澤厚與劉再復《告別革命》)
早期的共產黨人,理想主義色彩非常濃厚,你可從早期共產黨人的著作看到,瞿秋白便是一個例子;例子:瞿秋白<多餘的話>,這種理想主義具有激進特性,即鼓吹以激進手段,進行激進徹底的改革,這是林毓生的看法,他認為現代中國具有強烈的激進特性,例如五四時全面否定及批判傳統文化;而李澤厚與劉再復則認為,救亡意識壓倒了清末及五四時的啟蒙意識,於是「革命」成為強而有力又流行的論述。
-國民革命失敗,列強的入侵(毛澤東的「半殖民半封建」),民粹主義興起(Maurice Meisner)
毛澤東則以粗糙的馬克思主義,指出由於國民革命的失敗,以及列強殖民主義的入侵,使中國處於半殖民半封建的狀態,即無法從封建主義過渡為成熟的資本主義,沒有強大的資產階級,故此,才有契機及必要推行共產主義革命。
Maurice Meisner基本同意毛澤東的看法,但他對具有現代中國政治思想代表性的毛澤東主義作分析,認為當中具有從俄國傳來的民粹主義,強調人民群眾的革命改造世界的力量,於是,成為共產主義革命興起的背景。
2. 由城市暴動失敗到「槍桿子出政權」及「農村包圍城市」
2.1. 城市工人中心的共產主義
共產主義是一套非常城市中心,以及以無產階級為主體的革命思想,所以,它在中國早期,亦是吸引了城市中的知識分子及學生,以及部份工人領袖,特別是當時中國工業基地上海,故此,上海亦成為早期共產主義運動的基地。
2.2. 初生的工人階級運動
中 國的工業發展落後於西方國家,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,工廠工人階級數目亦不少,大約有二百萬;同時,由 商業貿易吸引來的工人,例如苦力,數目更龐大,約有一千萬左右,這成為第一階段的共產主義運動的基礎,事實上,當時在上海以至其他城市,例如廣州,出現了 大量工人運動。
1921-27年間的上海工人運動,為共產黨帶來了大量支持者及黨員,黨員人數差不多增加至六萬人。
當時的工人運動與反帝國主義運動緊密結合,原因大概有兩個,第一,由於中國工業落後,許多工廠都是外資,例如日本以及英美,這些國家同樣是瓜分中國的列強國家,所以,工人抗爭有很強烈的民族主義。
第二,當時的國民黨,在廣東正籌備北伐統一中國,即所謂第二次國民革命,所以,全國有一股革命熱潮,如果你看一下二十年代中國電影,你會發現「革命」這個主題,它講的革命,不是後來的共產主義革命,而是廣義的國民革命。
2.3. 北伐與第二次國民革命:第一次國共合作(聯俄容共)
這次國民革命,由國民黨領導,得到蘇聯支持,以金錢與武器援助,並派出軍事顧問協助;同時,國民黨跟當時的共產黨,以合作的關係,一起推動國民革命,例如,當時的共產黨人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,即所謂歷史稱「聯俄容共」(1924)。
當時的共產國際(即蘇俄),並不支持中國迅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,而是要實現未完成的「資產階級革命」,所以,鼓勵中共與國民黨合作,成立莫斯科中山大學,培訓政治及軍事人材,所以,除了共產黨人之外,不少早期國民黨員也曾到莫斯科留學,例如蔣介石之子蔣經國。
2.4. 國民黨與蔣介石重整黨政軍權力
1925年3月,國共合作不久,北伐還未全面開始,孫中山逝世;國民黨的軍政黨掌握在蔣介石手上,他成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,而國民黨軍隊在蘇俄的扶持下(1923-24年間,蔣介石曾到蘇聯學習),有頗大的增長,然而,他並沒有打算跟共產黨長期合作。
1927年3月,蔣介石軍隊進入上海,4月開始,他聯合當地青幫,襲擊總工會及共產黨各基地,對國民黨內左派進行清黨,史稱四一二事變,並於南京成立國民政府。
2.5. 鎮壓上海工人及共產黨:白色恐怖與國共破裂
四一二事變,令支持共產黨的上海工人組織瓦解,也令大量共產黨人遭殺害,由數萬人減至萬餘人。
蔣介石政權在上海等城市漸漸站穩陣腳,並進行白色恐怖,所有共產黨支持者,包括學生與工人都遭逮捕及殺害;不少共產黨退往農村,聚集在江西井崗山。
參考書目:裴宜理2001《上海罷工》上海:江蘇人民出版社。
2.6. 井崗山:「槍桿子出政權」、「革命不是請客食飯」
井崗山是共產黨把基礎轉移往農村的開始,開始出現了農村包圍城市等的游擊戰策略,改造了原來馬克思及列寧的共產主義理論,因此,中國共產黨自此一直認為,需要結合中國情況的共產主義,而非照搬外國的。
而毛澤東亦在這個時候開始崛起。
在井崗山上,共產黨正式確立建軍的路線,他們總結出經驗:「槍桿子出政權」,成立紅軍;他們認為,共產黨在城市中慘敗,北伐成功後反遭清剿,是由於共產黨自己沒有武裝力量。
1931年,毛澤東等人在江西瑞金成立蘇維埃政府,並重整武裝力量,在約三年裡,發展成三十萬軍隊。
同 時,他亦開始發展出自己跟共產國際不一樣的革命路線,他強調農民運動的重要性,在共產國際,農民運動的革命性備受可疑,內裡帶著許多封建殘餘的東西,也 有時並不跟從革命路線而行,而對非左翼人士來看,農民運動又顯得「過火」,經常有針對地土及土豪惡霸的打砸燒搶,然而,毛澤東認為,「革命不是請客吃飯, 不是做文章,不是繪畫綉花,不能那樣雅致。」毛澤東賦予了農民運動的正當性。
事實上,由1927-1937年,共產黨的史學家稱之為土地革命,或第二次國內革命,因為這時正是共產黨在農村建立據地,進行農民運動的時候,開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。
3. 延安傳統
3.1. 國民黨四次剿共
然而共產黨仍遭受國民黨軍的四次後,第五次反圍剿失敗,於是,1934年,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,由江西進入陝北的延安。
3.2. 二萬五千萬長征:延安
由江西南部出發,共有十萬人左右,八萬士兵,二萬黨員,但是到達延安後,只剩下八千人,可見長征的慘烈,一方面要攀山越嶺,在極為艱鉅的地理環境上行軍;另一方面,要抵抗國民黨軍的追捕。
同時,湖北湖南山區,以及甘陝地區的游擊部隊亦開始匯集在延安。
(曾慶紅訪問南非,談及長征)
3.3. 毛澤東的冒起與延安精神
毛澤東在長征裡,領導黨員及群眾,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,因而個人權威大增,並逐漸擺脫了蘇聯共產黨的控制("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"),成為共產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。
同時,延安這個偏遠而窮困的山區農村,與艱苦的長征,形成了所謂延安精神:面向實踐,面向社會,面向人民,與過去由蘇俄指導的理論截然不同,因而形成了這個階段共產黨的意識形態。
簡單來說,延安精神可以分成幾個重點:
-黨及知識分子要為工農兵服務
-勞動作為對知識分子的再教育
-勞動教育與思想教育合一
-人民戰爭
毛澤東的群眾路線終於最後確立。
高華2000《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? : 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》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。
(圖:毛主席與青年農民)
4. 抗日戰爭(1937-1945)-國共內戰(1946-49)
4.1. 第二次國共合作(「西安事變」)
由共產黨在井崗山建立基地,到長征並把基地建立在陝北,國民黨軍仍然不斷大規模剿共,1936年,在張學良及楊虎城策動的西安事變中,蔣介石終於首肯再次國共合作。1937年7月7日,蘆溝橋事變,日本由原來控制的東三省(即滿洲國),向華北及華中地區展開全面侵略。
而當時的紅軍,亦編入國民軍的第八路軍及新四軍,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抗日。
4.2. 抗日戰爭的效果
抗日戰爭對共產黨日後的狀大有關鍵性的影響。
日軍的侵略,使國民黨在城市的勢力大受打擊,例如上海及南京,被迫要退到西南部。
同時,共產黨由於盤踞農村,而日軍的勢力只能觸及城市,所以影響不大,而且,由於國民黨減弱,所以更能乘機擴大紅區的範圍。
共產黨經過長征後,到達延安初期,把其他地方率眾來到的殘餘部隊計算在內,只有萬餘人,但在抗戰期間,深入擴大農村,於是增至數十萬人。
4.3. 國共內戰/解放戰爭
1945年,抗戰成功,但亦宣告國共合作失敗,戰後曾有短暫的和談嘗試,卻最終因國民黨企圖一擊殲滅共產黨而破裂;1946年,發生國共內戰,或中共史學稱為「解放戰爭」或「革命戰爭」。
當時的國民黨的中國國民革命軍與共產黨的人民解放軍之間,實力看起來很懸殊,國軍有二百多萬,解放軍只有數十萬,而且,國軍得到美軍的支持,擁有空軍及海軍,而解放軍,基本上是游擊隊伍,沒有先進武器。
然而,國軍除了在軍力上佔優外,在後援上及戰術上都失敗。
國 民黨佔據著城市,但城市裡卻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,而戰後的接收問題,亦引發嚴重貪污;同時,由於國民黨急於作戰,引起知識分子不滿,發起「反飢餓,反內 戰,反迫害」運動,卻遭國民黨鎮壓。相反,抗戰期間,已不少知識分子投往延安,同時,共產黨在農村進行各項有利於農民的措施,包括發動群眾清算地主重新分 配土 地,或爭取減租減息等,所以,共產黨的紅軍(後來稱之為人民解放軍)在後援上,擁有龐大支持,例如,除了軍人外,還有民兵及地方自衛隊,以至農會及婦聯等 組織,盡顯人民戰爭的精髓,亦成為世界游擊戰及革命的典範。
從戰術上,共產黨在內戰初期,採取退卻行動,撤出城市,駐守農村,同時,運用游擊戰術,速戰速決,保存實力,減少傷亡,殲滅敵人力量;例如東北野戰部隊的林彪,便在東北經過六次進攻,才逐一擊潰國軍實力。
相反,國民黨軍隊戰線太長,現代化的軍備對他們來說,反而是負擔,機動性低,被快速戰術的紅軍慢慢蠶蝕,最後,經過沈遼戰役、平津戰役、淮海戰役後,國軍大勢己去,於1949年撤守台灣,10月,共產黨在北京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。
4.4. 新中國成立(1949):毛澤東的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成功
由民族主義到共產主義(大綱)
1. 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背景
1.1. -五四運動(1919):李大釗及陳獨秀
1.2. 俄國革命(1917)與馬列共產主義思想
1.3. 1921,共產主義小組-->共產黨
1.4. 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結合
1.5. 兩種解釋:
-理想主義(例子:瞿秋白<多餘的話>)及激進主義(林毓生《中國意識的危機》)及「救亡壓倒啟蒙」(李澤厚《中國現代思想史》、李澤厚與劉再復《告別革命》)
-國民革命失敗,列強的入侵(毛澤東的「半殖民半封建」),民粹主義興起(Maurice Meisner)
2. 城市暴動失敗與「農村包圍城市」
2.1. 城市工人中心的共產主義
2.2. 初生的工人階級
2.3. 北伐與第二次國民革命:第一次國共合作(聯俄容共)
2.4. 國民黨與蔣介石重整黨政軍權力
2.5. 鎮壓上海工人及共產黨:白色恐怖與國共破裂
2.6. 井崗山:「槍桿子出政權」、「革命不是請客食飯」
2.7. 共產黨:整黨與建軍
參考書目:裴宜理2001《上海罷工》上海:江蘇人民出版社。
3. 延安傳統及毛澤東的群眾路線
3.1. 國民黨四次剿共
3.2. 二萬五千萬長征:延安
3.3. 延安精神及群眾路線
3.4. 毛澤東的冒起
參考書目:高華2000《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? : 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》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。
Chang, Jung and Jon Halliday. 2005. Mao: The Unknown Story. London: Jonathan Cape.
4. 抗日戰爭(1937-1945)--國共內戰(1946-49)
4.1. 第二次國共合作(「西安事變」)
4.2. 抗日戰爭的效果
4.3. 國共內戰/解放戰爭
4.4. 新中國成立(1949)及毛澤東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勝利
參考書目:王凡西2004(1993)《雙山回憶錄》北京:東方出版社。
Wednesday, January 25, 2006
參考資料
《冰點》事件
袁偉時<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>
來源一
來源二
龍應台:請用文明來說服我——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
蕭瀚2006<取消中宣部管制,走新聞法治正道>
2006 <冰點復刊,先批袁偉時>
《冰點》主編李大同接受明報訪問:我美美地睡了一覺
維權運動
朱中原2006<民間維權與中國憲政轉型──以太石村為例>
毛澤東
毛澤東對西方文化政治的影響
文革記憶
《芙蓉镇》:前代的电影神话及其消逝